新聞資訊
行業(yè)資訊
乳腺癌骨轉移 別等痛了才治療
來源:醫(yī)藥網發(fā)布時間:2013-08-02點擊:4464次
生意社8月2日訊
最好的治療時機是在骨痛、骨折等癥狀出現之前
看著手中的檢驗報告,53歲的劉阿姨喉嚨陣陣發(fā)緊,心跳加速,上面“乳腺癌骨轉移”幾個字眼,讓她仿佛看見了死亡判決書。“算了,我不治了,都骨轉移了,估計離那天也不遠了,我還是把剩下的錢留給家人吧。”劉阿姨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數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心態(tài)。據了解,骨頭是乳腺癌發(fā)生轉移最常見的器官,占了70%。
“那么,骨轉移的發(fā)生就意味著治療進入絕路了嗎?”對此,廣州華僑醫(yī)院乳腺外科主任王寧霞認為,骨轉移的發(fā)生并不代表乳腺癌治療已經進入了“死胡同”,更非無藥可治。“恰恰相反,我們在臨床上有很多病例不僅能成功控制骨轉移的發(fā)生,阻止癌細胞對骨骼造成進一步的破壞,減少疼痛和骨折的發(fā)生,而且還活了十多年。”
中晚期乳腺癌,骨轉移占七成
據了解,中晚期乳腺癌會隨著病情的加重而發(fā)生轉移,發(fā)生轉移的器官包括腦、肺、肝、骨等。而骨轉移最為常見,轉移率高達70%,多發(fā)生在肋骨、胸骨、胸椎及腰椎部位。
“無可否認,當中晚期乳腺癌發(fā)生骨轉移的時候,確實意味著患者已經失去了治愈的機會,但這并不意味著生命即將結束,更不應放棄治療。”王寧霞告訴記者,按照目前的臨床經驗,乳腺癌一期病人,99%是可以治愈的;二期病人也可以通過終身治療,維持正常的生活。“即使是出現了骨轉移的中晚期病人,在我接診過的病例中,也有存活十幾年的例子。”王寧霞說。
一旦發(fā)現,馬上開始治療
都骨轉移了為什么還要治?原因恰恰是要讓患者有質量的活下去。
“乳腺癌骨轉移治療的目的,一方面是阻止患者體內產生更多的癌細胞,使身體狀況變差;另一方面,是為了減少骨骼破壞,降低骨折、疼痛等癥狀對患者造成的損害,提高生活質量。”事實上,乳腺癌骨轉移一般不直接威脅生命,當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后,它們在骨骼局部生長,主要的危害是造成骨破壞。例如腫瘤侵犯骨膜形成病理性骨折,產生劇烈疼痛;脊髓轉移時癌細胞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、壓縮性骨折,最終壓迫脊髓造成截癱等。
正因如此,王寧霞強調,乳腺癌的骨轉移不僅應該治療,而且還得及早開始治療。“目前,不少患者是出現了骨痛、骨折等‘骨相關’事件后,到醫(yī)院檢查,發(fā)現了骨轉移,接著才開始治療。”王寧霞說,但最好的治療時機恰恰是在骨痛、骨折等癥狀出現之前。
“我們提倡乳腺癌患者堅持出院后的定期隨訪和檢查。”按照乳腺癌治療相關指南的規(guī)定,乳腺癌患者手術后,在前3年,應該每3個月回醫(yī)院做一次檢查;在之后的三到五年間,每半年檢查一次;即使是五年后,也要每年來醫(yī)院做檢查。在每一次的隨訪檢查中,醫(yī)生會通過患者的血液分析、影像學報告判斷病情控制的如何,有沒有復發(fā)或轉移,當中就包括了對骨轉移的監(jiān)控。而此時,很多病人往往還沒有癥狀。
“我們認為,只要發(fā)現了骨轉移,即使還沒有癥狀,也應該開始治療。”王寧霞介紹說,目前化療、內分泌治療、分子靶向治療是抗復發(fā)轉移乳癌的基本治療,而發(fā)現了骨轉移的患者,還要注射雙磷酸鹽。
返回